同学群、亲戚群越来越安静,说明了两个社交真相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2:08    点击次数:198

人这一生,总要去依靠一点人脉资源,让自己混得更好。

同学是一路走来的人,亲戚是血脉关系的人,都算是我们初始的人脉。

在没有手机的年代,我们就是捎口信,都要联系熟悉的人。

到了智能手机时代,我们拉群,把熟悉的人聚拢了。

可是这几年,你应该发现了,同学群、微信群越来越安静,这说明了什么?

图片

01

我是70后,没有上过学前班,起步就是一年级,在村小读的。

村小的隔壁,就是完小。

那时候,五年级,六年级,就是完小。完小汇聚了周边几个村的学生。

然后就是读初中,一个乡的学生,都集中起来。

很多同学,从村小,到完小初中,都是一个班。大部分的同学,都一起长大,就读同一所学校。

同学的家庭,大家也是知根知底的。大家的父母,都是本村人,还常常一起劳作,一起搞副业。

初中毕业的时候,要好的同学都依依不舍,还有人哭了。

也有人拿出留言本,写上“勿忘我”。

后来,我上了中专,全班有四十八个同学,来自本省范围。

自从有了微信,有人费尽心思拉群。我陆续到了两个同学群:中专同学群、初中同学群。

有了群,大家一起聊过去的事。谁和谁偷偷恋爱;谁挂科了,找老师哭诉;谁和谁牵手登台唱歌;谁骑车兜风......美好的回忆,窘迫的事情,都冒出来。

有人把当年的照片,翻拍一下,发出给大家看。有人把学习用具,也拍下来,变成朋友圈素材。

可以说,同学群里都是“回忆杀”。

大家也相约,要聚会一次。也确实有人组织,聚了好几次。每次都觉得,意犹未尽。

一晃,我们拥有同学群,八九年了吧。群变得安静起来,喊聚会的人,几乎没有了。有的人,起码三年没有在群里说话了。

亲戚群,和同学群有一定区别。毕竟,大家基本是一个县城里的人,过年过节还是会聚一聚的。

特别是红白喜事期间,亲戚群里多了一些声音,大家邀约吃饭。饭后还一起拍照,发到群里。

具体是从什么时候,亲戚也聚不拢了,我说不清。但确实是这样的。

我的一些老表,有四五年都没有见面了。过年的时候,也是看到姑姑舅舅等。

一些老一辈的人,也在群里,但是他们年纪大了,可能用的都是老年机,或者没有手机瘾,群发消息都不会看。

当然,我也看到一些亲戚群,有人发牢骚,说风凉话。比方说,某次去求某人办事,居然被拒绝,忘记了血缘关系;某次借钱,借不到,还被奚落。

群里的负面消息,一开始有人回应,后来就没有人管了。谁都觉得,没意思。

可以说,亲戚群,本是乌合之众。

时至今日,同学群、亲戚群,都非常安静,偶尔发一个红包,都抢不完。你说一分都是爱,我们不稀罕。过节送一句祝福,回应的人都没有了。

图片

02

通过微信群的变化,成年人的两个社交真相,不得不知。

第一,所有关系,都存在边际递减效应。

两个年轻人,偶遇了,他们相爱了,牵手的感觉,特别美好,恨不得时时刻刻腻在一起。

两个人结婚了,柴米油盐酱醋茶,孩子哭了笑了,也添加了一些热闹。

两个人到了中年,被生活折磨,被工作压制,彼此也看透了,有了七年之痒。慢慢过成了邻居。

这就是边际递减——夫妻都会变淡,还有什么关系不会变淡呢?

同学的热情,也就停留在学校里。走出学校多年,我们都忘记了彼此的模样。很多人,都变得认不出来了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,也没有交叉的可能性。那就只能各自安好。

亲戚的热情,停留在上一代里。老一辈和新一辈的观念大不一样了,老一辈喜欢攀亲带故,新一辈是靠自己。

一代亲,二代表,三代四代不了了。这古人不就是这样看亲戚的吗?

亲戚之间,从常常相聚,到聚不齐,到聚不拢,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

尤其是同辈的人,各自的不同的城市,都在打拼,哪能隔三差五聚一聚。

亲戚也好,同学也罢,都免不了庸俗,大家趋炎附势。你要是混不好,那就会被边缘化;你混好了,大家都求你,烦恼不断。

不管是什么缘故,关系就像篝火,到了一定的时候,会熄灭。

第二,沉默,是中年人最后的体面。

作为中年人,还玩什么群呢?每个人都被生活压着,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。

我们都是好面子的人,有苦处不会在群里说。就是生病了,不到万不得已,不会告诉周围的人。

还有,离婚,再婚,失业......这些事情,你群发,是被人笑话的开始,真正拉你一把的机会很少。

我们习惯了隐藏自己。你看看多少人,在群里,但是从来不发言;当然他们也不会退群,预留一些社交机会吧。

图片

03

面对群的变化,我们真的不要在乎,悲伤肯定是多余的。

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,看起来没有散开的群,其实人心已经散开了。

从社交来说,大家更喜欢私交。总有一些同学、亲戚,他们在交往,在互相合作,但是他们有什么事情,都是私发消息。

私交的根本,就是“有用”,彼此能够关照,可以一起获利。

比方说,某个县城里,两个在体制内的同学,信息共享;某个大城市,两个亲戚都做生意,变成合作伙伴。

群体静悄悄的背后,是生活的火辣辣,只是没有人显露而已。

从今往后,过好自己的日子,关注自己的家人,最重要。

作者:布衣粗食。
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休闲食品板块大幅调整,煌上煌触及跌停
下一篇:没有了